测量光栅的精准安装直接影响其定位精度与使用寿命,以下是核心安装步骤及关键注意事项详解:
一、核心安装流程
基面预处理
使用无水酒精彻底清洁安装底座,去除油污与灰尘,确保基体表面平整无杂质。
安装面平行度需≤0.1mm,平面度≤0.03mm,宽度建议控制在30-47mm范围内。
光栅尺安装
通过专用治具固定尺身,预留0.5-1mm伸缩间隙,避免热膨胀变形。
撕除背胶保护层,沿导轨缓慢推动滑台,使光栅尺平整贴合基面(过程中持续按压排除气泡)。
紧固螺钉:采用力矩扳手控制力度(尺身螺钉力矩5N·m,避免过度拧紧导致尺体翘曲变形)。
安装完成后,用百分表检测尺身平行度(允差≤0.2mm)。
读数头调试
将读数头支架固定在移动部件上,调整与光栅尺的间隙至1.5±0.3mm(使用0.3mm塑料塞片校准)。
通电测试指示灯:绿灯表示信号正常,红灯需重新调整位置。
二、关键注意事项
精度保障措施
防物理损伤:
光栅尺安装全程避免接触磁性物体或强振动源。
运输保护胶卡需拆除,防止干涉测量精度。
环境适应性:
高温场景需预留热膨胀补偿空间(钢铁材料膨胀系数约11μm/℃·m)。
油污环境应加装防护罩,避免污染物覆盖刻线区域。
电气安全规范
接线防护:
电源线与信号线需分开走线,采用屏蔽电缆降低电磁干扰。
防拆端口必须接入监控系统,触发异常时立即停机。
接地要求:
金属支架需可靠接地,防止静电击穿光电元件。
维护要点
定期用酒精棉清洁光栅尺表面,每月检查安装螺钉松动情况。
每季度使用激光干涉仪校准系统精度,补偿机械磨损误差。
三、典型错误案例
力矩过大:螺钉拧紧过度导致尺体变形(如图示翘曲),引发测量漂移。
盲区忽略:漫反射光栅对黑色物体检测失效,需提前测试物料反射率。
未做防拆:安保场景中漏接防拆信号线,造成安全防护漏洞。
通过严格遵循安装流程并规避常见风险,可确保测量光栅在自动化产线中稳定输出微米级定位精度。